设为首页
|
加入收藏
|
投诉建议
|
联系我们
首页
认识玲爱
核心理念
在线教室
玲爱图库
儿歌动画
训练工具
电子下载
留言咨询
悦康在线
悦康论坛
当前位置:
首页
->
资讯
->
互动社交
相关栏目
通知公告
认知教育
语言发展
运动感统
互动社交
诊断评估
文献资料
百家讲谈
越康网刊
融合教育
越康资讯
关于我们
社会故事
热门文章
推荐文章
文章内容
自闭症儿童上学及融入社会前应具备的能力?
来源:
作者:
2014-10-01 08:30:16
浏览:
1009
次
从自闭症儿童被19名家长联名赶出校园;9岁自闭儿咬伤同学手 被送返后5楼坠亡……到自闭症儿童上学难引热议,九成网友赞同就读;壹基金近日已向教育部提交了【壹基金关于保障自闭症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建议书】。这体现社会人士对自闭症的关注度在扩大,但自闭症科普普及力度仍然不够,据了解大部分的普通中小学教师对自闭症完全不了解,甚至听都没听过。另一方面需紧急呼吁“全纳教育,融合教育”的进程加快发展步伐的声音也越来越大。
我国《义务教育法》第四条规定: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、少年,不分性别、民族、种族、家庭财产状况、宗教信仰等,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,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。为何现状是咱特殊儿童上个学有如此之难?根据本会拟在年底发表的《华南地区自闭症者及其服务现状调查报告》指出:目前有10.43%自闭症学龄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,更有49.19%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,这意味着自闭症儿童受教育的需求缺口极大。
在这个高度关注的时期,我们期盼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关爱自闭症儿童,关注自闭症儿童教育方面的重视,望有新的条例或政策出台。
然而,鉴于此事件,带来给我们的反思是什么?报道里头讲到19名家长联名拒绝自闭症孩子上学的原因是:“该自闭症孩子根本无法自律自己的行为,上课会扰乱纪律,影响其他孩子学习。”另一方支持孩子可上学的声音:“孩子是属于轻度自闭症,很聪明成绩也不错,完全可以上学”。
从事自闭症康复工作多年,一路以来与自闭症家长打交道无数。曾经遇到很多家长存在这样的疑惑状态:
1.急躁:a.自闭症训练多久才能好?b.我的孩子快6岁了,要赶着上小学了;c.经过康复训练三个多月孩子进步了,停止了训练,半年后发现孩子的发展程度明显滞后了,着急了又重新找机构训练…… (自闭症不像“感冒发烧”吃药打针过段时间就好了。谨记!);
2.溺爱:由于孩子能力有限或心疼孩子,日常生活中“包办”,“帮太多”等现象累见不鲜;b.日常生活毫无规矩、吃饭周围跑,家长追着喂;玩完玩具一摊乱糟糟,家长急忙收;
3.妥协:孩子由于沟通的障碍,常常出现哭闹、发脾气等情况,有些家长常采取顺从妥协的态度,只想让孩子不哭不闹、高兴就好;
4.语言:我孩子就语言(表达)不行,多加强语言训练就行了(然而目前孩子存在容易闹情绪的问题家长却没重视);“贵人语迟”,孩子他爸以前也很晚才说话,迟些就好了,等等吧……
5.学业:我孩子现在还不会算数、写字啊,老师你多教教他数学啊,教教他写字,很快他就要上小学了。(然而孩子目前对人的注意及沟通反应能力不足,静坐自控能力弱,此能力的重要性家长却忽略了);
6.…… ……
家长存在种种的疑惑状态、对自闭症认识不足或片面侧重,对自闭症儿童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。
关爱自闭症,要先从自闭症家庭开始,先从家长及其家庭成员开始认识自闭症者,理解自闭症者,接纳自闭症者,正视自闭症者开始。帮助家长学习怎样去养育自闭症者,坚持不懈、不埋怨不放弃,循序渐进、不操之过急不揠苗助长;帮助家长学习怎样心理调适一路走来所承受的各种压力,家庭成员之间应互相理解、支持和包容。
如果我们都能理解自闭症者,那么其实他的生活可以舒畅、快乐很多;如果我们都能理解自闭症家庭,给予他们些支持和帮助,其实他们可以温馨、快乐很多。
我们应从理解的角度,用理解的心态,去培育自闭症儿,引导其往正向的方向发展,促进掌握即将上学及融入社会所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。
那……此能力和条件是什么?是好的学业成绩?还是社会性适应及交往能力?是流畅的言语能力?还是自律遵守规则的行为?是认识好多字会背很多唐诗?还是对人有注意以及亲密感,与人有情感交流的能力?……那哪个更重要?
这个问题值得作为家长、老师的我们去思考!
上一篇
:
生活中RDI游戏与训练实例
下一篇
:
0-3岁婴幼儿标准能力表
【
大
中
小
】【
打印
】
【
繁体
】【
投稿
】【
收藏
】 【
推荐
】【
举报
】【
评论
】 【
关闭
】 【
返回顶部
】
分享到:
评论
帐 号:
密码:
(
新用户注册
)
验 证 码:
表 情:
内 容:
广州越康·玲爱融合教育辅导中心 ‖ 自闭症、脑瘫、发育迟缓等特殊需要儿童 ‖ 语言、认知、游戏、运动、感统 ‖ 康复训练与教育辅导
Copyright@http://www.lingai.org all rights reserved
- 地址:(三元里大道北)棠新街52号1楼
Powered by
yuekang.org
and
www.lingai.org